文言文中为的用法举例-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言文虚词“为”的用法:(一)动词1.做,作为,当成,成为。(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2.以为,认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3.判断词,是。如今

文言文虚词“为”的用法

言文虚词“为”的用法:

(一)动词

1.做,作为,当成,成为。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以”“之”“者”“而”“因”“为”在古代文言文的所有解释及用法拜托了各位谢谢?

一、介词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方向。可译为“从”“由”等。例:因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邱上以视,则见其始出又见其入(《尸子?广泽》)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借助的时机、条件。可译为“乘”“趁着”“趁”“顺着”等,或仍作“因”。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项如列传》)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凭借、依靠、依赖的事物或条件。可译为“凭借”“依赖”“依靠”“凭(着)”等,或仍作“因”。例: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4.引进动作行为实施的根据、前提。可译为“根据”“依据”“按照”等,或仍作“因”。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任授官(成语)5.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或实施某一动作行为。可译为“通过”“由”等,或仍作“因”。例: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项如列传》)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仍作“因”。例: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二、连词1.连接分句,表示顺承关系,前后两事在时间或事理上前后相继,可译为“于是”“就”“因而”等。例: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屈原列传》)2.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仍作“因”。例: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0日 am8:03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am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