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治学方面的特点-戴震,字东原,先生是年乃能言,戴震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

戴震,字东原,先生是年乃能言,戴震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第一部分清代的考据学(或称汉学)自清初发韧之后,到乾、嘉时期达到鼎盛阶段。如果说顾炎武、阎若璩为其先驱者的话,那么戴震则是其鼎盛阶段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曾说:“苟无戴震,则清学能否卓然自树立,盖未可知也。”在梁启超看来,清代学术主要是考据学的兴起、发展和演化,他将清代的考据学分为启蒙运动的初期、全盛时

戴震,字东原,先生是年乃能言,戴震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

第一部分

  • 清代的考据学(或称汉学)自清初发韧之后,到乾、嘉时期达到鼎盛阶段。
  • 如果说顾炎武、阎若璩为其先驱者的话,那么戴震则是其鼎盛阶段的代表人物。
  • 梁启超在所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曾说:“苟无戴震,则清学能否卓然自树立,盖未可知也。
  • ”在梁启超看来,清代学术主要是考据学的兴起、发展和演化,他将清代的考据学分为启蒙运动的初期、全盛时期和蜕分期,他所列全盛期的代表人物为惠栋和戴震。
  • 然而,在实际上,虽然惠栋和戴震都是经学大师,二人且有师友之谊,但戴震的成就却在惠栋之上。
  • 惠氏之学专以“古今”为“是非”标准,拘泥于汉儒注释,“为考证而考证,为经学而经学”。戴震则不然,他不但信汉,同时也疑汉,主张“实事求是”“无征不信”,不为考据所拘,反对为考据而考据。
  • 他著述繁富,学识广博,在清代学术史上有着卓绝的历史地位。

第二部分

  •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又字慎修,安徽休宁(今属屯溪市)人。
  • 他的出身很一般,既不是官宦之家,又非书香门第。
  • 他的父亲乃是一个小商贩,戴震曾随其到外地经商。
  • 然而,戴震在幼年时即不同于一般人。
  • 洪榜在《戴先生行状》中说他“生十岁,乃能言。
  • 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他学习“好深湛之思”,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
  • 据说,戴震随塾师学“《大学章句》‘右经一章’以下”时,他问老师:“此何以知其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其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 老师答道:“此先儒朱子所注云尔。”
  • 即问:“子朱子何时人也?”
  • 曰:“南宋。”
  • 又问:“孔子、曾子何时人也?”
  • 曰:“东周。”
  • 又问:“周去宋几何时矣?”
  • 曰:“几二千年矣。”
  • 又问:“然则子朱子何以知其然?”这使得“师无以应”,并“大奇之”。
  • 梁启超认为,这段故事不仅可以说明戴氏学术之出发点,且可代表清学派时代精神之全部。
  • 也就是说,无论何人之言,决不肯漫然置信,必求其所以然之故;
  • 常从众人所不注意处觅得间隙,当发现这种间隙后,便进一步深究,直到全部弄明白为止;
  • 只相信自己实事求是的探索,连圣哲父师之言也不肯轻信。
  • 实际上,戴震在求学过程中始终贯彻着这种追根问底、无征不信的治学精神。

第三部分

  • 在求学过程中,戴震的家境却是十分窘迫的。
  • 他17岁左右时就已尽通“十三经”,但由于“家极贫,无以为业”,直到20岁才留意科举,并拜江永为师。
  • 不过,他“学日进而遇日益穷,年近三十,乃补县学生。
  • 用是绝志举子业,覃思著述,家屡空而励志愈专”(洪榜《戴先生行状》)。
  • 极端困苦的生活没有使他退缩,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治学不辍。
  • 由此,他的学术日见进步,不断有著述问世,而且名声日重,引起当时许多知名学者的瞩目。
  • 可是,戴震尽管名高一时,在科举上却一再受挫,40岁中举后,10余年间,他6次参加会试皆不第,只得一直从事教书与著述之业。
  • 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开四库馆,51岁的戴震在纪昀的推荐下,以举人身份被特召入馆任纂修官,从事校订书籍的工作。

第四部分

  • 作为经学大师,戴震的经学研究是从考据入手的,在二者的结合上,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 他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
  • 在研求字义时,他先考之于篆书,于是他读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逐渐觉得了解了古代圣人造字的本始。
  • 既而他又怀疑许慎未尽古训,遂从友人处借来《十三经注疏》,方知“一字之义,当贯群经、本六书,然后为定”。
  • 所以,他认为凡是经籍文献中所涉及的文字、音韵、训诂、名物、典制、天文、地理、算法、乐律等方面,都应探究其本始,只有这样,才能会通经文,了解经文的思想内容。
  • 他的这种穷究本原的精神,使他“为学精诚解辨,每立一义,初若创获,乃参考之,果不可易”(《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戴震传》),他的成就,他的主要著作也集中在小学、测算、典章制度几个方面。

第五部分

  • 戴震精于考据,并成为一代经师,但他是以寻求义理为其终极目的的。
  • 在他那里,考据仅是寻求义理的工具,他本人曾说:“义理不可空凭胸臆,必求之于古经。求之古经而遗文垂绝,今古悬隔,必求之古训。古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义理明。而我心之同然者,乃因之而明。义理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也。彼歧古训、义理而二之,是古训非以明义理,而义理不寓乎典章制度,势必流入于异学曲说而不自知也。”
  • 明文字、训诂、测算、典章制度,方可明古经,从而达到明义理的目的。戴震寻讨圣哲义理正是走的这个路子,所以后人总结说:“震之学,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这种评述至为妥当。

第六部分

  • 《原善》和《孟子字义疏证》两书是戴震义理方面的代表作。

戴震在他去世的那年给段玉裁的信中还说:“仆平生著述最大者,为《孟子字义疏证》一书,此正人心之要。今人无论正邪,尽以意见误名之曰‘理’,而祸斯民,故《疏证》不得不作。”(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

  • 他晚年出口此言,说明他不仅十分看重自己的义理之作,而且十分看重义理之学。
  • 他的这些著作本为恢复六经及孔孟之书的本义而作,把批判的矛头直接对准了程朱理学。
  • 段玉裁说,戴震的《疏证》大盖是在《原善》三篇、《论性》二篇既成之后,“又以宋儒言性、言理、言道、言才、言诚、言明、言权、言仁义礼智、言智仁勇,皆非六经孔孟之言,而以异学之言糅之,故就《孟子》字义开示,使人知‘人欲净尽,天理流行’之语病”(同上)。
  • 戴震认为,宋儒杂荀子、老庄、释氏以入六经、孔孟之书,学者莫知其非,而六经、孔孟之道亡矣。

基于此,他对歪曲六经以至于害道的程朱理学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批判,指出他们不仅仅使孔孟之书本义丧失,其危害更大者,乃是后儒像“酷吏以法杀人”那样“以理杀人”(《东原文集》卷八《与某书》)。

  • 所以,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不无痛心疾首之意地指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第七部分

  • 戴震生前或者去世以后,其追随者很多,他的著名弟子如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人都光大了戴震的学术成就,有的甚至超过了戴震。
  • 只是由于受当时考据学风的影响,虽然其中不乏汪中、阮元这样的戴氏后学以音训考据与探索义理相结合者,但他们中有不少人只趋归于考据一途。
  • 不过,无论如何,戴震的义理之学毕竟在其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相比较来说,它还颇受后人推崇。
  • 戴震之后的清代大经学家和思想家焦循就说:“东原所著书,唯《孟子字义疏证》三卷、《原善》三卷最为精善。”又说:“吾谓东原即此二书,自足千古。”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1日 am2:10
下一篇 2021年5月11日 am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