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注释的重要性-自学文言文要不要背注释?

自学文言文要不要背注释?自学文言文要不要背注释?根据小编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还是要背的。文言文的注释是对文中的某个字词用现代汉语进行解释,从而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文言文中涉及很多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虚词(比

自学文言文要不要背注释

自学文言文要不要背注释?

根据小编多年初中语文教学经验,还是要背的。

文言文的注释是对文中的某个字词用现代汉语进行解释,从而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文言文中涉及很多文言词语,包括文言实词和虚词(比如常见的之乎者也等)。这一个个文言词语,基本上都有固定的一种或者几种意思,背一背,掌握住了,慢慢就熟悉了它的意义用法,就像小学生学会了一个个生字,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阅读文章了一样,文言词积累得多了,自学起文言文就会更容易了。

那么,文言文中的哪些注释需要背诵呢?

1.通假字。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通假字是文言文的用字现象之一,例如《曾子杀彘》一文中“女还,顾反为女杀彘”一句中”女”就代表”汝”,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意思。

2.古今异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文言词的词义产生了古今变化。有一些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这样的词就是古今异义词。

如《陈太丘与友期》中:“太丘舍去”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走“,在古代汉语中是”跑“的意思;”汤“在古代汉语中是热水的意思。

3.总结比较一词多义现象。

一些文言词不止有一种用法,比如,”之“,可以作动词,是去、到的意思;作代词,可指代某人、某事、某物;可作助词”的“;也可以没有实际意思,作宾语前置的标志;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这种情况可以列表分析比较区别,牢记它的几种用法和意义;读书时,再根据具体语境去判断是何种用法。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学习的事情急不得,打好基础是关键。所以,自学文言文,还得踏踏实实背注释哦!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1日 am2:26
下一篇 2021年5月11日 am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