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与字的用法及例句-文言文中与的用法?

文言文中与的用法?一、施行、进展。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白话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二、出,生出,滋长。例句:枝茎益大,有所之。白话译文:枝茎逐渐生长壮大,有所增高。出处:东汉?许

文言文中与的用法?

一、施行、进展。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白话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 (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 二、出,生出,滋长。 例句:枝茎益大,有所之。 白话译文:枝茎逐渐生长壮大,有所增高。 出处:东汉?许慎《说文》 三、去,到,前往。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 白话译文:我准备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 出处: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四、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例句: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 白话译文:郑国的一个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辖地做买卖,半路上遇到了他们(秦国的部队)。 出处:春秋末年?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五、之拼音:zhī 释义: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往,到:“吾欲之南海”。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1日 pm2:26
下一篇 2021年5月11日 pm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