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而表顺承是什么意思-文言文中的“而”表顺承和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而”表顺承和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是什么意思,不懂?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如:一丝而累

文言文中的“而”表顺承和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是什么意思,不懂?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如: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招而往暮而归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如: 人而无信,不知其也。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通“如”:好像,如同。例如: 军惊而坏都舍。7、通“尔”,你,你的,例如: 若欲死而父。8、等同于罢了。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9、等同于才,方才。例如: 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10、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相当于“何况”。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文言文中的“而”表顺承和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是什么意思?

无论表承接还是修饰,都是做连词,连词的功能是表示前后两个词的关系。在“A而B”的结构里,如果A、B两个词先后发生,即B在A后面发生,则“而”表示承接。例如苏轼《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大声发于水上”是发生在“心动欲还”之后,此处的“而”就是承接,通常翻译为“就,然后”。如果A伴随着B发生,即A是用来表示B“怎么样地”发生,此时“而”表修饰。例如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恂恂”的心理状态是伴随着“起”一起发生,通常翻译为“着、地”。一个简便的判定发法是,把A拿掉,整句话的语法还成立,语义还完整否。能拿掉,就是修饰;不能拿掉,就是承接。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2日 pm12:01
下一篇 2021年5月12日 pm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