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的翻译-文言文中的之字怎么翻译?

文言文中的之字怎么翻译?因⑴于是,就。例:①虎因喜,计之曰。②因取刃杀之。③因屏人曰。④因拔刀斫前奏案。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⑥因谗之曰。⑵依照,根据。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

文言文中的之字怎么翻译?

因⑴于是,就。例:

①虎因喜,计之曰。

②因取刃杀之。

③因屏人曰。

④因拔刀斫前奏案。

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⑥因谗之曰。⑵依照,根据。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④因其固然。⑶依靠,凭借。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吏因以巧法。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⑤伺者因此觉知。⑥因河为池。

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⑧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⑷趁着,趁此。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击沛公于坐。④因入京师。⑸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⑹因为。例: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③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⑺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⑻沿袭。例:因遗策。⑼继续。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一、施行、进展。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二、出,生出,滋长。例句:枝茎益大,有所之。白话译文:枝茎逐渐生长壮大,有所增高。出处:东汉?许慎《说文》三、去,到,前往。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白话译文:我准备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出处: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四、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例句: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白话译文:郑国的一个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辖地做买卖,半路上遇到了他们(秦国的部队)。出处:春秋末年?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五、之拼音:zhī释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假之[jiǎ zhī] 假若。2、之适[zhī shì] 前往;往来。3、久之[jiǔ zhī] 很久,许久。4、之卦[zhī guà] 《周易》卦变之称。5、之往[zhī wǎng] 去;到。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2日 pm12:01
下一篇 2021年5月12日 pm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