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的例子-10个文言实词的例子?

10个文言实词的例子?常见文言实词例析盖1、车盖,盖子日初出大如车盖2、遮盖天似穹庐,笼盖四野3、超过,胜过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4、大概,大约,大致,表示推测推断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1、旧豫章故郡,洪都新府2、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特意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4、故意故久立与其客语5、缘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6、仍旧,依旧三日断五匹

10个文言实词的例子?

常见文言实词例析

1、车盖,盖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

2、遮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超过,胜过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4、大概,大约,大致,表示推测推断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旧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2、所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特意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4、故意 故久立与其客语

5、缘故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6、仍旧,依旧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7、旧交情 君安与项伯有故

8、本来,原来 此物故非西产

9、衰老 暮去朝来颜色故

1、回头看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2、拜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反而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4、看 成顾蟋蟀笼虚

5、但,只是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6、顾虑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7、顾念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

zhōu

<形>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careful;meticulous;well-considered]

周,密也。――《说文》

忠信为周。――《国语?鲁语》

自周有终。――《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

人不可不周。――《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

其藏之也周。――《左传?昭公四年》

辅周则国必强。――《孙子?谋政》

责己也重以周。――唐?韩愈《原毁》

又如:周悉(周密);计划不周;周谋(周密的谋划);周严(周密严谨);周谨(周密谨慎);周虑(周密考虑)

稠密;紧密 [close]

橐之而约则周也。――《周礼?考工记?函人》

具车徒以受地必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注:“密也。”

盟所以周信也。――《左传?襄公十二年》。注:“固也。”

又如:周置(密布);周云(密云,浓云);周闭(严密隐蔽内情)

亲密,亲切,熟悉而情深 [intimate]

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韩非子?说难》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论语?尧曰》

又如:周笃(亲密深厚);周厚(亲密深厚);周亲(至亲);周党(至亲好友)

周到,处处留意和体贴;周全;全面 [thoughtful;considerate;perfect]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又如:周致(周到严格);周细(周详);周悉(周到详尽);周委(周详委曲)

完备 [complete]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韩愈《原毁》

又如:周置(周全;办理);周庇(周全;庇护);周足(完备;充足);周普(完备;普遍);周方(周全方便)

遍及;普遍 [all;whole]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柳宗元《封建论》

周身之帛缕。――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周身温暖;周谒(遍访);周览(遍览;巡视);周顾(环视);周观(纵观;遍览)

诚,忠信 [honest]

公不周乎伐郑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文言文词类活用有哪些?请举例?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

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5.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驻军)  《烛之武退秦师》

②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口技》

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云青青兮欲雨。(下雨)《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名词用“而”、“则”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衣冠而见之。(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冯谖客孟尝君》

⑤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

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攻下;向东进军)《前赤壁赋》

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中山狼传》

例: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使……下)  《李济雪夜入蔡州》

3、表的人或事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把……当做宾客)  《伤仲永》

例: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把……当做仇人)《大铁锥传》

【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例:吾射不亦精乎?(射箭的技术)《卖油翁》

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部队,伏兵)  《曹刿论战》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外连衡而斗诸侯。(使……斗)《过秦论》

例:晋侯饮赵盾酒。(使赵盾饮酒)《左传?晋灵公不君》

【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例:四美具,二难并。(美好的事物;难得的贤主嘉宾)  《滕王阁序》

例: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旧交情)  《赤壁之战》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但有时后面却带了宾语(但又不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时候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感到热、感到凉)  《两小儿辩日》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慑、威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使动词。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使……变绿)《泊船瓜州》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渔人甚异之。(认为……奇怪)《桃花源记》

【数词的活用】

作为实词的数词在古汉语中活用作动词的情形比较少见,一般来说,数词直接处于谓语的位置上就用作了动词。

例: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统一)  《史记?秦本纪》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3日 am3:09
下一篇 2021年5月13日 am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