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注释翻译少点-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

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原文唐高⑴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⑵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⑹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⑶。天宝元年⑷,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⑺浪高,或⑻船覆⑼,或粮匮⑽,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实

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原文唐高⑴僧鉴真,本姓淳于,扬州江阳⑵人,年十四出家为僧。稍⑹长,遍游长安、洛阳,寻问名师,专研戒律⑶。天宝元年⑷,应日僧普照辈延,东渡日本。然东海风骤⑺浪高,或⑻船覆⑼,或粮匮⑽,或失向,历十二载,五渡未成。其实僧目盲,唯至不渝⑾。天宝十二年,竟⑿至日,翌年与奈良⑸东建戒台,授戒法。译文唐朝有个有名望的和尚叫鉴真,本名叫淳于,是扬州江阳人,14岁出家当和尚。渐渐长大,周游长安与洛阳,拜访名师,专门研究佛教清规戒律。在天宝元年,接受日本普照和尚的邀请,从东海去日本。但是东海风急浪高,有时翻船、有时缺少粮食、有时失去方向(迷路)。经历了12年,5次渡海都没有成功。那时鉴真已经失明,但志向始终没变。天宝十二年,终于到达日本。第二年在奈良东面建起了戒台,教授佛教的清规戒律。 注释⑴高:此指有名望。⑵江阳:古县名,今江苏扬州市。⑶戒律:指佛教的清规戒律。⑷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⑸奈良:日本城市名。⑹稍:渐渐。⑺骤:急。⑻或:有时。⑼覆:倾翻。⑽匮:缺少。⑾渝:改变。⑿竟:最终。

4篇小文言文加翻译要少越少越好?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为了这一点罢了。既然已经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就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   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名。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毓脸上有汗,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钟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钟会脸上没出汗,文帝又问:「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小时和一群儿童到村外去玩,看见一棵李树结了许多果实,果实压得枝条快断掉,小孩们高兴地爬上树摘果子,只有王戎没去摘。有人问他怎么回事,王戎说:“这树长在大路边,果子竟然还有那么多,一定是苦的。”有人一尝,果然是苦的。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中?”

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3日 am3:39
下一篇 2021年5月13日 am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