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总结-种树郭橐驼传实词虚词总结?

种树郭橐驼传的,中心是什么?全文虚构了一个人物――善于种树的郭橐驼。说他种树能“顺木之天而致其性”以此类比做官的人管理百性也要顺乎民意,只有“养民”才能治国。中心是通过“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

种树郭橐驼传的,中心是什么?

全文虚构了一个人物――善于种树的郭橐驼。说他种树能“顺木之天而致其性”以此类比做官的人管理百性也要顺乎民意,只有“养民”才能治国。 中心是通过“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的养树方法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以种树来讽刺官吏烦政扰民的现象。 主旨是: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反对当官的人“政乱令烦”,主张“顺民之天以致其性”,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中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事物的主要部分;“主旨”的解释为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 所以,“中心”应是文章写作内容的概括,“主旨”则是作者写此篇文章想告诉读者的道理,思想等,或是作者的情感表达。“中心句”就是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句子,“主旨句”就是能揭示作者的情感,目的的句子。这两个词语分别不大,但在考试中,就必须看清题目了。 希望能帮到你。

种树郭橐驼传实词虚词总结?

1、病偻 (脊背弯曲)

2、甚善,名我固当 (本来)

3、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仿效

4、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滋长,繁殖,生长得快

5、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勉励

6、早织而缕 线,这里指纺线织布

7、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使(我们人口)兴旺

8、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戒鉴

9、其莳也若子(种植,移植)

10、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更换)

11、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树干)

12、移之官理(治,统治)

13、字而幼孩(养育)

13、遂而鸡豚(成,养大)

1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晚饭)(早饭)

二、通假字

(1)既然已 “已”通“矣”,了

(2)字而幼孩 “而”通“尔”,你的

三、一词多义

1、业: 驼业种树 以……为职业

术业有专攻 职业,技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学业

以共济世业 事业,功业

若业为吾所有 已经

2、如: 莫能如 及,赶得上,比得上

沛公起如厕 到……去

日初出大如车盖 好像

洛阳亲友如相问 如果

公屡促之,必如约 按照

3、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本性

凡植木之性 性质、方法

性行淑均 性情

4、理: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道理、方法

当户理红妆 整理

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治理得好

5、尔:官命促尔耕 你们

君尔妾亦然 这样

无他,但手熟尔 罢了

非死则徙尔 表示肯定语气

6、病:故病且怠若是 困苦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生病

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毛病,不足

7、虽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连词,虽然)

虽鸡狗不得宁焉 (连词,即使)

8、因 :因舍其名 (连词,表示承接,于是)

以为号焉 (连词,表示结果,于是)

击沛公于坐 (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

9、且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连词,而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副词,将近)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连词,况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副词,姑且)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四、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2、驼业种树 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 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手指抓

7、鸣鼓而聚之 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 (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六、句式

1.故不我若也(宾语前置)

2.吾又何能为哉(宾语前置)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有什么写作特色?

【明确】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民”,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种“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总结扩展

【总结】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害它们自然生长;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道来看,则又是寓言性质。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请细加体会。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4日 am9:44
下一篇 2021年5月14日 am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