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文言文-蒲松龄的文言文《狼》其二?

蒲松龄的文言文《狼》其二?这是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和柳宗元一样,他把古代汉语的精炼发挥到了极致。古代汉语之所以简洁,有一个原因,就是句法比较简明。句子大多是简单句,句子之间的逻辑因果和时间空间的承接都是省略了的。把复杂的过程、其间的因果、前后的联系,放在叙述的空白里,是文言小说作家常用的手法。这篇文章,文风之所以如此干净利落,还有一个原因

蒲松龄的文言文《狼》其二?

这是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和柳宗元一样,他把古代汉语的精炼发挥到了极致。古代汉语之所以简洁,有一个原因,就是句法比较简明。句子大多是简单句,句子之间的逻辑因果和时间空间的承接都是省略了的。把复杂的过程、其间的因果、前后的联系,放在叙述的空白里,是文言小说作家常用的手法。

这篇文章,文风之所以如此干净利落,还有一个原因:全文几乎都是叙述,没有描写,没有抒情。除了最后一句是感叹以外,作家的感情没有直接流露。这种白描手法,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但要真正把白描手法讲得让学生有感觉,就得用还原的方法,把那些在作者那里省略的东西补充出来。这就是说,要懂得文章的好处,就得不仅仅满足于欣赏文章已经写出来的,还要把它没有写出来的想象出来。对一个教师来说,光是讲解课文上已经有的东西是不够的,还要养成一种敏感,就是善于把文章中没有写的东西想象出来。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这个屠户的面目、衣着、年龄就没有写,客观的情况,除了一个“晚”字,全部省略了。能否省略的原则是对后面文章的进展有无作用。有则多写,无则省略。没有肉只有骨,就对后文描写屠夫穷于应付的作用极大。如果肉很多,狼吃饱了,撑得慌,情节可能会有另外一种发展。“途中两狼”,表明不是一只,如果是一只就没有后面的惊险故事了。这里作家的省略很多,两只狼,是公的,还是母的,是灰的,还是白的,是老的还是小的,都与后面的情节无关,所以全都省略了。“缀行甚远”,省略的更多。跟着他、摆脱不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直到追得他没有办法,才把骨头丢给狼们。从这种过程的省略,不仅可以看出作家的笔法简洁,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作家的匠心。大凡前面提到的,后面必有发展。

蒲松龄叙述的功力,并不仅仅在叙述比较简单的事情上,而且在叙述复杂的事情时,他也能使之具有某种不亚于描写的效果。对于比较复杂的事情,叙述本来是比较困难的。亏得蒲松龄以简驭繁: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量词的灵活运用。

由于两只狼在前面没有以形状和颜色来区别,这给后来分别叙述二者带来了难度。蒲氏起初用了两个“一”(“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代表两只不同的狼。紧接着,情势变化了,再用两个“一”就缺乏变化了。他改用位置来区别(后狼,前狼)。等到骨头霹乞完了,两只狼仍继续跟踪着屠户,但它们是并排,还是一前一后,或者是一会儿并排,一会儿一前一后,就不值得交代了,作者就干脆含混地用“两狼”(并驱如故),不再强调二者的区别了。接着,作者又有区别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还是用一个“一”字,就轻而易举地把两只狼,恰如其分地分别开来。读者只要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凭上下文想象出二者的不同,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区别,本来可以写出很多,但是,作者略而不计。这就是精炼的“精”的要义。不要小看这样的文字。这里有作家的匠心――尽可能把与情节发展无关的细节省略掉。把动作和情景减少,以免干扰读者对情节因果链的注意,这是本义之所以精炼异常的原因之一。

本文的好处不仅仅是精炼,还在于把有限的细节有机地组织起来。

随着故事的进展,叙述出现了细节和比喻,有了一点描写。如“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这是因为,这种状态是一个悬念,结局时将有一个解释,这对情节有相当的重要性:屠夫杀了两只狼后才悟出来,原来狼做出心不在焉的样子,是为了麻痹他(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结局使前因获得了解释,读者对情节的意义也有了新的体悟。这种情节因果的有机构成,正是小说的特点。

这篇文章,表面上看,其好处是写得很干净,没有可有可无的话。但光是这样还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地方又有一些描写的笔墨。仔细分析以后才发现,凡是花了一点笔墨的地方,在后来都是有新的意义的。这就使这篇篇幅很小的文章,在文字结构上,具有了一定的有机性。前文不仪仅是为了前文,而且对后文有用,后文也不仅仅为了届文,而且对前文有用,这叫做用笔有前后照应之效。

文章最后有一点议论,从小说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省略的。现代小说家往往回避把主题都讲出来,因为把倾向性隐藏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更有利于调动读者的心理参与。现代小说更倾向于为不同读者的多元理解留下充足的空间。但蒲氏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家。他的《聊斋志异》几乎在短篇故事后面都要发一通议论,有时用“异史氏”的名义(其实也就是他自己),有时则作为文章的一个部分。可以把这看成是一种体式。不仪《聊斋志异》如此,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文章后面就有“太史公曰”。这是一种传统的格式,蒲氏不过是稍稍作了一些调整而已。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狼》,是以狼性看透人性的典范之作?

屠夫晚归,狼尾随

一屠夫,卖完肉挑着担子往回走,天色已晚,屠夫不禁加快脚步,可突然间身后隐约跟着两只狼,屠夫恐惧。于是行走间开始思考对策。

屠夫想:那狼尾随自己肯定是腹中饥饿,要么觊觎自己,要么觊觎担中肉,当然也可能二者都有,屠夫又走了几里,那狼仍然跟在后面。

屠夫取出担中的割肉刀,远远地向狼挥舞了两下,那狼见此,向后退了两步。可屠夫刚走几步,那狼又跟了上来。

屠夫心想:如今只能舍肉求存了。于是在一棵树旁停下,用挂肉的钩子将肉挂在树上,又将空担子给狼看了看。那狼见肉挂在树上,也停了下来,不再跟随屠夫。屠夫因此安全回家。

第二天一早,屠夫想那狼吃了肉应该走了,要将那挂肉的钩子取回。

来到挂肉的地方,屠夫远远见那树上吊个庞然大物,屠夫恐惧不敢上前。过了一会儿又见那庞然大物没有动,这才壮着胆慢慢靠了上去。到近前一看,那挂肉的钩子,已将狼的上颚刺穿,原来这狼已是死狼了。

屠夫想,畜牲终究是畜牲。于是将那狼取下,皮剥了,卖到市场中换来十几金,日子也逐渐宽裕了。


狼与屠夫的较量

我们都知道,狼向来以奸诈出名。那只狼之所以尾随屠夫有两个原因:

第一,屠夫手中有屠刀,贸然上前杀了屠夫自己也会受伤,而受伤的狼。在自然界中是很难生存的。这个道理狼比谁都清楚。

第二,等屠夫精疲力尽后,再上前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而屠夫将肉挂在树上后,狼此时有两个选择:第一,继续跟随屠夫,但这树上的肉,很可能会被其他野兽吃掉,而屠夫手中有刀,再贸然上前,得不偿失。第二,不跟随屠夫,只吃树上的肉。

但狼错就错在看到眼前的肉,却忽视了肉下藏的钩子,情急之下吃肉,却自己丧命,白白便宜了屠夫。


狼性与人性

蒲松龄的这篇文章给予了我们以下三个启示:

1.在做事时要考虑风险和利益的关系,冒着风险获得的利益,是否和风险成正比。

2.在面临巨大的风险时,可以用舍弃一部分利益的方法来降低风险,这样做虽然利益少了,但也避免了失败的可能。

3.在面临巨大的利益时,不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也要善于发现利益下隐藏的危机。如果只看眼前的利益忽略了危机,可能会前功尽弃,白白便宜了别人。

蒲松龄用狼和屠夫之间的较量,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用狼在面对肉食所做出的选择,反应了人面对利益所做的选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面对利益时很可能会走上狼的道路,最终失败。

蒲松龄的《狼》,短短几百字却高度概括了人性,堪称用狼性写人性的典范。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伍秋月》,是对古代官宦阶级的最好讽刺?

江苏高邮有个名叫王鼎的人,为人英勇,颇讲义气,交友也非常广泛。

王鼎有一个哥哥,在整个江苏都非常有名,他经常劝王鼎不要整日出去游玩,自己有时间要为他找一姑娘成亲。可王鼎自从十八岁那年,未婚妻去世以后,就再也没有娶过。

这一天,王鼎来到江浙一带,住在一间客店,这客店外是潺潺的流水,不远处是一座高山,偏僻幽静,环境很好,王鼎非常喜欢,心旷神怡间,拿出书读了起来。王鼎拿着书,读着读着,忽然有些困倦,便躺在床上睡了。

第二天一早醒来回忆,昨晚好像梦到一女子,那女子和他做了亲密的事。又这样过了几天,连续三晚,都梦到了同样一位女子。王鼎非常诧异,因为以前从未见过这女子。

于是这天晚上,王鼎便强忍着睡意,躺在床上假寐。就在这时,他忽然觉得自己床上好像上来了一个人,隐约间仿佛是一女子,那女子上了床之后便脱下衣服,睡在他的旁边。王鼎这才明白,原来前几日做的梦都是真的。

王鼎一下睁开眼睛,那女子十五六岁的模样,容貌俏丽,比王鼎以前见过的女郎都好看。于是王鼎便趁机将她搂着,想要共赴云雨。

女子害羞的低下了头,一下把他推开,说道:“既然你已知晓,今日也不便再行事,我们改天再聚吧。”随后便要走。

王鼎连忙拉住她,问道:“你究竟是何人?为何我每天会梦到你?”

那少女说:“我姓伍,名秋月。先父是一学者,精通易学,非常爱我。他算到我这辈子命不会长,果然,在我15岁那年便夭折,先父便将我埋在此地,他还算到,会有一个名叫王鼎的人来和我相会,并且把我复活。”

王鼎这才得知,这少女并不是人而是鬼。可他发现,这少女虽是鬼,但与常人无异。

“我等了你30年,你终于来了,于是我便急着和你相好。”说到这里,那少女害羞地低下了头,不敢看王鼎。

王鼎只觉得被这少女撩拨的内心荡漾,心里仅有的顾虑也已经打消了。便说道:“承蒙姑娘看得起,愿与姑娘相好。”

那少女说:“我只是得些阳气便可复活。今日已不便行事,我们改天再来相会。”说完就走了。

第二天夜里,那少女果然来了,王鼎急不可耐的和她做起了亲密之事。事后二人聊着天,王鼎感觉他们就像多年的老夫老妻一样。

王鼎问那少女:“阴间是否也和阳间相同?”

那少女眨着眼睛说:“当然啦,阴间也有城市,只不过阴间和阳间的时间是相反的,此时,阳间是夜里,阴间正好是白天罢了。”

听此一说,王鼎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一连忙问道:“我能跟你一起去阴间的城市看看吗?”那少女点头答应了,于是二人说走就走。

王鼎和伍秋月走了约莫二三里地,来到荒野之中,王鼎很疑惑,为何少女会将他带来此地。

那少女说道:“此地便是阴间的城市,可王鼎发现周围光秃秃一片,什么也没有,便问伍秋月缘由,伍秋月有些不好意思,向手上吐了些口水,擦了擦王鼎的眼睛。

王鼎这才看清,原来周围竟然来来往往行走着很多人,那荒野中竟然是一个小小的城池,城门口还有一队队衙役们。

二人边聊着天,边在街上逛,忽然王鼎看到,有两个阴差押着三五个人,王鼎发现,最后那一人与自己的哥哥颇为相似,忙去看,果然是自己的哥哥。

王鼎拦住阴差说道:“我哥哥向来遵纪守法,他到底犯了什么事?”

那阴差不说话,态度极为傲慢,王鼎的哥哥见王鼎来了,呜呜地哭了起来,说:“我也不知自己所犯何事,就被这阴差抓了过来,他们不断的向我讨要贿赂,可我身无分文,弟弟你若回阳间,定要给我烧些纸钱。”

正说话间,那阴差突然扯了扯王鼎的哥哥脖子上的绳子,王鼎的哥哥被勒的一个趔趄,险些倒地,用手捂着脖子,感觉喘不上气一样。

王鼎见此大怒,一把夺过那阴差腰刀,电光火石间将两人砍翻。

伍秋月的吓得连忙拉着王鼎和他哥哥就跑,边跑边说:“你杀了阴差,倘若被抓住,一定会打入十八层地狱。”

王鼎和哥哥急忙奔逃,二人乘着船返回家中。临别之前,伍秋月对王鼎说:“你们回家一定不要扯下门外挂的丧旗,关着门藏在家中,这样七天以后便可安然无恙了。”

王鼎回到家中,这才发现,原来哥哥已经去世了两天,可是当他推开门,忽然听到哥哥的说话声,在那吵闹着要吃东西呢。

家里人大惊,吓得不敢靠近,王鼎将事情的原委说给家里人听,并且告诫他们不要声张,他们这才平静。

七天以后,王家撤下了丧旗,王鼎和哥哥终于能够大正光明的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周围的邻居非常诧异,忙问缘由,王鼎用一套瞎编的说辞,搪塞了他们。

王鼎的哥哥复活后,王鼎整日心神不宁,越发想念伍秋月,于是便又乘船返回相别的地方寻找,四处打听才知,王鼎当时杀了两个阴差,阴间的官员抓不到王鼎和他哥哥,于是便将伍秋月小娘子抓去,此时正在大牢中关押呢。

王鼎打听了伍秋月关押的地方,便赶忙前去。王鼎到了地方,趴着窗看,伍秋月被关押在牢房中,只是有两个狱卒正调戏她呢。有一个狱卒眼神邪淫的说:“你已经是囚犯了,还守什么贞操啊。”说着便要用手去摸伍秋月的脸蛋。

伍秋月靠着墙壁躲无可躲,王鼎见此,内心气愤,大喝一声,冲了进去,用刀砍死了两个狱卒,拉着伍秋月便跑。

伍秋月见王鼎来了,非常高兴,可随后又沮丧了起来,说道:“你先前杀了两个阴差,如今又杀了两个狱卒,这可如何是好啊?”

随后又说:“我离复活还有些时日,但此时已经没有办法了。你去坟地,收殓出我的尸骨,带回家中,这其间如果有人问我是谁,你就说是生病的妹妹。切记,我未醒时,你一定要抱着我的尸体,喊我的名字。”

这时,太阳出来了,伍秋月一下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王鼎便去秋月埋葬的地方,将那处坟挖开,果然见棺内葬着伍秋月,棺材中的伍秋月就像睡着了一般,与常人无二,只是没呼吸。

于是王鼎背起伍秋月,乘着船连夜返回家。此时,王鼎想起秋月交代他的话,于是一直照顾在伍秋月身旁,轻声呼唤着他的名字,旁人问他时,王鼎说是自己的妹妹生了病。

就这样过了两天,二人终于返回了家中,家人见王鼎竟然抱着一女子回来了,非常吃惊,王鼎便将此事告知了他们,家里人虽然惊讶,也释然了。

王鼎将秋月放在自己的床上,一直喊着她的名字,晚上睡觉也抱着她,用体温给她温暖。

就这样过了七天,秋月苏醒了,只是还不能走路,又过了七天,秋月可以下地走路了,于是拜见了哥嫂以及父母。

秋月对王鼎说:“我当初离复活还有些时日,如此匆忙复活,身子骨虚弱,怕无力为王郎洗衣做饭,服侍公婆了。”

王鼎见心爱之人复活,高兴的不行,连忙摇手说道:“哪需要你做这些啊,承蒙你看得起我,愿和我在一起,我已经非常高兴了。”

秋月因为身子骨虚弱,经常走路需要人搀扶,可这样反而给他一种娇弱的美,邻里之间也对王鼎这位新过门的媳妇儿称赞有加。

后来,秋月对王鼎说:“你先后杀了四个阴差,罪孽深重,我怕你不能长寿,从此以后,你要诵读佛经,消除罪孽。”

王鼎先前是不信佛之人,如今便听从了秋月的话,改诵佛经,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后来二人一直相安无事。

暮有话说

蒲松龄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个人鬼情缘的故事,故事中的秋月是一名女鬼,这女鬼却无害人之心,反而给人一种另类的柔弱之美。

从另一方面说,蒲松龄虽然在讲一个人和鬼的爱情故事,但是他所描写的一些东西,正好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很多不争的事实,比如说,王鼎虽说杀了阴差,可我们反而觉得王鼎好像并没有做错什么,因为那阴差无缘无故地绑走了王鼎的哥哥,向他索要贿赂,不守法度,死有余辜。

后来那两名狱卒,更是调戏狱中的秋月,这四名阴差虽在阴间的官员手下做事,可他们不守规矩,仗势欺人,就是他们的不对了。

蒲松龄关于阴差的描写,以及阴差的那些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古代封建时期那些官吏和衙役的表现呢?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文章,就点赞关注吧。

文言文《狼》全文翻译及注释?

作者:蒲松龄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字词

1.词性活用现象:

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 一狼洞其中。

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其一犬坐于前。

2.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 止有剩骨。

3.一词多义: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 攻击, 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 盖以诱敌。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 狼不敢前。

4.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投以骨。 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 3)“其”的含义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5.常用字词:

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突然。 毙:杀死。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5日 am7:21
下一篇 2021年5月15日 am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