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 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带例句-文言文中“若”的多种翻译及其对应诗句?

    文言文中“若”的多种翻译及其对应诗句?一、作动词。1、如同、像。例如:(1)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2)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3)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文言文 2021年6月17日
  • 初中文言文含若的句子-初二文言文带“若”字的句子?

    文言文中“若”的多种翻译及其对应诗句?一、作动词。1、如同、像。例如:(1)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2)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3)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2、同、相当。例如:彼与彼年相若也。――韩愈《师说》3、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例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战国策?齐策》二、作代词。1、如此、这样。例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

    文言文 2021年6月17日
  • 过 文言文怎么说-“过”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过”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在文言文中,“过”充当实词,有两种读音.由于其所处的语义环境不同,意思也不相同.即:一、当“过”读音是“guō”时“过”是名词,其意思如下:1、古国名,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例如:《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伢于戈.2、姓.过国灭亡之后,原过国的人改姓“过”.二、当“过”

    文言文 2021年6月17日
  • 文言文词类活用举例-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有哪几种?

    文言文词类活用有哪些?请举例?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

    文言文 2021年6月17日
  • 夫放在文言文的句首或句末-文言文中“夫”叫作句首什么词?

    文言文中“夫”叫作句首什么词?一、用作助词1用作发语词,放在句首,引起议论或强调的作用。可不译。例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打仗是靠勇气的。“夫’和别的字连用,组成“若夫”、“且夫”等,放在句首,也表示引起议论。相当于“像那……”、“要说那……”的意思。例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像那连绵的阴雨

    文言文 2021年6月17日
  • 若翻译为假如的文言文-文言文中“若”的多种翻译及其对应诗句?

    文言文中“若”的多种翻译及其对应诗句?一、作动词。1、如同、像。例如:(1)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庄子?逍遥游》(2)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3)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2、同、相当。例如:彼与彼年相若也。――韩愈《师说》3、比得上

    文言文 2021年6月17日
  • 语文文言文怎么判断文言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有哪些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有哪些句式?判断句是文言文句式中一种常见的句式。在古汉语中,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做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来表判断)。在古代汉语中,“是”更多的是做代词用,绝大部分情况下古汉语往往借助“语气词”来

    文言文 2021年6月17日
  • 文言文常用副词含翻译-文言文中的副词常见的以及其含义?

    文言文中的副词常见的以及其含义?文言文中的“以”,不作副词,也没有太、甚的意思。以,可以作动词,意思是认为。例如: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两小儿辩日》以,可以作介词,意思是用。例如:以刀劈狼。――《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可以作连词,意思是因为。例如:吾以捕蛇独存。――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还可以作助词,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例

    文言文 2021年6月17日
  • 语文文言文句式分析-文言文判断句有哪些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有哪些句式?判断句是文言文句式中一种常见的句式。在古汉语中,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做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是”来表判断)。在古代汉语中,“是”更多的是做代词用,绝大部分情况下古汉语往往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我们一般人对于它的初步学习都是在初高中阶段完成的。判断句存在的形式虽然多样,但是

    文言文 2021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