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

  • 而的用法文言文,举例3句-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而1、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复句的各种关系。A、表示并列,又。“侣鱼虾而友麋鹿”B、表示修饰,可不译。“顺流而东”C、表示承接,就。“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D、表示假设,如果。“诸君而有意,

    文言文 2021年6月16日
  • 而文言文用法及例句-“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是什么?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是什么?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2.表示递进关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4.表示转折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

    文言文 2021年6月16日
  • 所文言文虚词-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疑问虚词有哪些?

    常见文言虚词的解释,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而(一)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

    文言文 2021年6月16日
  • 表顺承关系的文言文语句高中-文言文中的“而”表顺承和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是什么意思,不懂。能举个例子吗?详细一点好吗?

    文言文中的“而”表顺承和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是什么意思,不懂。能举个例子吗?详细一点好吗?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如:一丝而累,以至于寸。招而往暮而归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也。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

    文言文 2021年6月16日
  • 而表因果的文言文句子翻译-初二语文文言文中“而”表修饰,假设和因果关系的句子有吗?2个例子?

    初二语文文言文中“而”表修饰,假设和因果关系的句子有吗?2个例子?“而”的用法词性/功能及译法/例句/翻译连词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可译为“又”“和”“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不译表承接关系,可译为“然后”“就”,或不译。/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然后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却”。/人不知而不愠/却表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

    文言文 2021年6月16日
  • 而字文言文用法及例句初中-初中文言文里“而”字的用法有哪些?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几种意思及例句?族zú(会意。本义:箭头)同本义[arrowhead]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家族,氏族[clan]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

    文言文 2021年6月16日
  • 怎么判断文言文而的用法-在古代用语中而的用法是什么怎样判断?

    在古代用语中而的用法是什么怎样判断?怎么在古文里判定“而”的用法而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文言文 2021年6月16日
  • 而的用法文言文意思-而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而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①

    文言文 2021年6月16日
  • 文言文耳和而的意思-而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而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

    文言文 2021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