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 用文言文夸人牛批-怎么用文言文形容一个人很厉害?

    怎么用文言文形容一个人很厉害?1.原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翻译:天下的人才数量不过一石,曹子建一个人占了八斗,我分得一斗,从古至今其他人分一斗。意思:形容人才华横溢,特别是文学方面特别厉害。出处:《南史?谢灵运传》例句:郑兄果然是才高八斗,刹那间想出来这么多办法。2.原文: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

    文言文 2021年6月15日
  • 比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比”字在文言文中怎样翻译?

    “比”字在文言文中怎样翻译?连接、比较、核对、等到、具备、和谐。连接,接近出处: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比较;考校,核对出处: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及,等到出处:比至定陶,再破秦军。――《史记?项羽本纪》勾结;偏爱出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

    文言文 2021年6月15日
  • 文言文比的用法-“比”字在文言文中怎样翻译?

    “比”字在文言文中怎样翻译?连接、比较、核对、等到、具备、和谐。连接,接近出处: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比较;考校,核对出处: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及,等到出处:比至定陶,再破秦军。――《史记?项羽本纪》勾结;偏爱出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立其

    文言文 2021年6月15日
  • 克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在文言文中‘克’是什么意思请写明出处?

    在文言文中‘克’是什么意思?请写明出处?文言文中“克”的意思如下:《韩非子。初见秦》:秦战未尝不克。克:战胜。2.《尚书》: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克:能,能够。3.《后汉书》:奉公克己~~克:克制;约束。4.《史记》:更克面,平斗斛,度量,文章。克:通“刻”。5.《后汉书》:与克期具

    文言文 2021年6月15日
  • 道用文言文怎么说-文言文中“道”的意思(两种以上且含例句和出处)?

    文言文中“道”的意思(两种以上且含例句和出处)?1.路:~听途说。2.水流的通路:水~|河~|。3.方向;途径:同~|门~|治国之~|志同~合。4.方法;技艺:生财有~|医~|棋~。5.道理;事理:公~|天~|无~|坐而论~。6.道德

    文言文 2021年6月15日
  • 形容痛苦的人生的文言文-表达痛苦绝望的文言文有哪些?

    表达痛苦绝望的文言文有哪些?一、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白话释义:归还你的双明珠我两眼泪涟涟,恨不相逢未嫁时朝代:唐作者:张籍出处:《节妇吟》二、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白话释义:相见争如不见,有情如何无情。朝代:汉作者:司马光出处:《西江月》三、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白话释义

    文言文 2021年6月15日
  • 文言文中之字的意思及例句-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及”在文言文中的字义如下:1、用作动词,意思是:赶上;追上。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义: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2、用作动词,意思是:至;到;到达。出处: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释义:农夫把春天

    文言文 2021年6月15日
  • 道的文言文解释及例句-文言文中“道”的意思(两种以上且含例句和出处)?

    文言文中“道”的意思(两种以上且含例句和出处)?1.路:~听途说。2.水流的通路:水~|河~|。3.方向;途径:同~|门~|治国之~|志同~合。4.方法;技艺:生财有~|医~|棋~。5.道理;事理:公~|天~|无~|坐而论~。6.道德;正义:~义|人~|厚~|古~热肠(表示待人诚挚热情)|得~多助,失~寡助。7.用言语表示:~谢|~歉|~别。

    文言文 2021年6月15日
  • 言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言文言是什么意思?

    “言”在文言文中意思是什么?“及”在文言文中的字义如下:1、用作动词,意思是:赶上;追上。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义: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2、用作动词,意思是:至;到;到达。出处: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释义: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

    文言文 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