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之的意思有几种-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2.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3.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4.往,到….去,如《逍遥游》“奚以九万里而南为”5.这、此,如《愚公移山》曾不能毁魁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

2.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3.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4.往,到….去,如《逍遥游》“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5.这、此,如《愚公移山》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6。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何陋之有”

7.我,《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8.定语后置的标志。《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9.衬音助词,调整音节,无实意。如《曹刿论战》“公将鼓之”。

打得好累啊!

古文中的“之”有几种意思?

1、来到;到达。 战国多人所作《赵威后问齐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国王不要归罪于年成好坏,这样,天下的老百姓都会来归顺你了。 2、达到顶点。 汉代王充《订鬼》:“二者用精至矣。” 译:二者用精神达到了顶点。 3、周到。 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译: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解。 4、极;最。 先秦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5、至于。 清代黄宗羲《原君》:“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 译:至于夏桀、商纣的残暴,还认为商汤、周武王不该杀了他。 【至如】至于,用于举例或表示别提一事。 【至于】达到。达到……的结局。连词,表示别提一事。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5月10日 am11:07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am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