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真率文言文翻译-陶渊明真率的译文?

陶渊明真率的译文?陶潜,字渊明,有的人说是名渊明字元亮。是寻阳柴桑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当世人说是实录。偃兆

陶渊明真率的译文?

陶潜,字渊明,有的人说是名渊明字元亮。是寻阳柴桑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当世人说是实录。

  偃兆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等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道济拿粱肉送他,渊明扔掉了。

  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可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命令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年终,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当日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作了《归去来》。

  义熙十四年(史称义熙末),应征作郎一职,没能入用。江州刺史王弘想要认识他,但是却不能叫他来。(指叫陶潜来他府上)陶潜曾经去庐山,王弘命令陶潜的老熟人庞通之带着酒肉在他前往庐山的道路栗里那里等他。陶潜的脚有疾病,他让他的一个门生的两个儿子抬着篮舆抬他,到达栗里这个地方,庞通之邀请他休息下一起喝酒,陶潜欣然同意。不久王弘就到了,看到陶潜坐在篮舆上,也不生气。以前,颜延之在当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曾经在寻阳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潜家。每次来都畅饮喝醉。弘想要邀请他再坐一会,因第二天就不能得到这种享受了。要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曾经有一年九月九日没有酒了,走出家来在菊花丛中坐了很久,恰逢王弘送酒来,当即就开始饮酒,喝醉了才回去。陶潜不懂音律,但是收藏了一把素琴,没有琴弦,每当喝到高兴,就抚弄一番抒发心情。无论贵贱人等,去造访陶潜,他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起饮酒,如果陶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郡将(官职名)拜访陶潜,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潜就取下(郡将)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后,又把葛巾让他戴上。

  陶潜的妻子是翟氏,也能安于勤劳困苦的生活,和他的志向一样。陶潜自己认为他的曾祖一辈是晋朝的宰辅等级的大官,他认为如果自己去当个小官是很丢脸的。尤其丢祖宗的脸。自从宋高祖的王朝越加兴盛,他又不肯出仕了。元嘉四年,朝廷将要征召他去当官时,他却死了。死时年龄已经六十三岁了。世人都称他为靖节先生。

王蓝田为人晚成,开头的文言文翻译,何得事事皆是?

《王蓝田晚成》译文:王蓝田(王述)为人晚成(他年至30还未出名),当时人们都说他痴呆。王丞相念及他是东海的儿子(本门族人),便徵召他当佐吏。有一次(大家)聚在一起,王公(王丞相)每次开口说话,众人都争相赞美。坐在末次座位上的王述却说:“王丞相不是尧舜,岂能事事都做得对?”丞相(对于他的直言而不阿谀)非常赞赏。这段文字出自《世说新语?赏誉第八》这则故事里的王丞相,就是被朝野比之为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号称“仲父”的王导,他辅佐缺少才干和声望的晋元帝(司马睿),促成北方和江东豪门大族的联盟,东晋政权才得以稳定下来,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王述,曾袭封蓝田县侯,故称王蓝田。王述虽位于末座却敢于排除众谀,讲真话,对有恩于自己的王丞相,也不像那些阿谀奉承之人“竞赞之”,而是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说。刘孝标评曰“言非圣人,不能无过。意讥赞述之徒”。明代凌蒙初评注此条时说:“一语令千古佞谀羞死”,充分表现了王蓝田的真率自然。而王导居然“甚相叹赏”,说明王导亦崇尚真率。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6月16日 pm2:20
下一篇 2021年6月16日 pm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