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孙权劝学》翻译?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书第5课文言文的翻译?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于』环谒于邑人:到

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书第5课<伤仲永>文言文的翻译?

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③余闻之也|久 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世隶耕(属于) 称前时之闻(相当) 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众人矣(完全) 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稍稍宾客其父(渐渐) 或以钱币乞之(求取)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 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 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孙权劝学课文及译文?

《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 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3.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 今:如今。
  5. 当涂:当道;当权
  6. 掌事:掌管事务。
  7. 辞:推辞,推托。
  8. 以:介词,用。
  9. 务:事务。
  10.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1. 岂:难道。
  12.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者的官职。
  13. 涉猎:粗略地阅读。
  14.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5.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16.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17.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18. 益:好处。
  19. 乃:于是,就。
  20. 始:开始。
  21. 就学:指从事学习。
  22. 及:到了……的时候。
  23. 过:到。
  24. 寻阳: 县名,如今湖北黄梅西南。
  25. 与:和。
  26.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27.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8. 何:为什么。
  29. 见事:认清事物。
  30.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拓展资料: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孙权,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二十二世后裔。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光(政治家,史学家)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间的史事。因宋神宗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评价而得名。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孙权劝学》翻译?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侯,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扩展资料: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1年6月16日 pm8:30
下一篇 2021年6月16日 pm8:30